|
[加拿大 ~ 附件11-2]: |
English Version |
|
|
加國法醫快速地丟棄楊以禮遺體的樣品,不僅毀滅了證據,更剝奪家屬法律上第二次檢驗的權利。 |
|
|
|
|
|
|
|
|
1. |
楊以禮命案開始就是個有爭議的命案。在1997年9月15日蒙市會議上,
我們才獲知
法醫早在1997年6月快速地丟棄楊以禮遺體的樣品,我們在會議上提出抗議。
因為首先,
在1997年4月18日我們才剛收到加國法醫驗屍報告、病理報告和在1997年7月楊案仍舊在加警Mr. Agnessi的調查中,請參考P.277-62。
其次,
從1997年4月我們提交數次陳情書經台灣外交部要求加國法醫重作中毒實驗,請參考P.255,但法醫置之不理。
不可思議的是,
楊以禮過世將近二年,直到1998年10月底,我們才經由台灣外交部收到毒物實驗報告,請參考P.267。 |
|
|
|
|
|
|
|
|
|
在蒙市會議上,病理師Mr. Lauzon為了掩蓋法醫為了毀滅證據而丟棄楊以禮遺體的樣品,他竟吹噓他自己檢驗的很準確,以此來答覆我們。
法醫竟無視於法律上家屬有第二次檢驗的權利。 |
|
|
|
|
|
|
|
|
2. |
很可笑的是,關於楊以禮遺體的樣品沒有了的原因,我們從病理師Mr. Lauzon、加警Mr. Agnessi和台灣外交部居然獲得三個不同的版本。 |
|
|
|
|
|
|
|
|
|
A. |
在1997年9月15日蒙市會議上,Mr. Lauzon說: |
|
|
|
|
|
|
|
|
|
|
楊以禮遺體的樣品在1997年6月就丟棄了,他竟吹噓自己檢驗的很準確,以此來答覆我們。 |
|
|
|
|
|
|
|
|
|
B. |
Mr. Agnessi在1997年7月30日調查報告的Page 3 of 4中記載: |
|
|
|
|
|
|
|
|
|
|
“我們與法醫學實驗室的Mme PECLET聯絡,她說關於此卷宗的樣本已在6月時被破壞。”
請參考P.277-62。 |
|
|
|
|
|
|
|
|
|
C. |
台灣外交部在1998年10月答覆監察院公文中記載: |
|
|
|
|
|
|
|
|
|
|
“嗣據駐處洽據加國警方表示,原採自楊生遺體樣本經各項毒物實驗業已用盡,無法再進行相關毒物實驗。”
請參考P.268。 |
|
|
|
|
|
|
|
|
上一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