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盧德允/台北報導
據悉,中美軍售會議即將在華盛頓召開,國防部、參謀本部和各軍種相關官員將赴美與會。相關官員透露,中美就八艘柴電潛艦採購案「先期作業、籌備經費」的嚴重歧見,將列為最急案件處理,P三反潛機案沒有急迫性,不是此次會議主題。
國防部官員說,八艘潛艦購案雙方認知落差過大,如果短期未獲解決,輕者時程拖延平添變數,重者將胎死腹中,台灣又回到以前買不到潛艦的困境。經數次延會後,這是雙方第一次碰面,且與會官員層次高有代表性,預期將有突破。
消息來源指出,這次中美軍售會議在華盛頓召開,形勢上將是潛艦案的中美「攤牌」關鍵。雙方若不能拉近彼此立場,在三億四千萬美元(約一百廿億新台幣)和二千八百五十萬美元(約十億新台幣)之間尋求折衷,這個案子將趨於悲觀。
據了解,美方處理潛艦購案歧異的過程,先是取消四月來台磋商,並給予我方五月十六日答覆是否還要進行潛艦採購的「最後通牒」,接著美方再以SARS疫情嚴重為由延後五月十六日派團來台的計畫。
我方官員解讀說,美方了解台灣已在研究不違反美國聯邦法的新方案為妥協,希望柴電潛艦購案能夠順利在今年七月截止招標收件,所以美方代表團順勢取消五月中旬來台的計畫,互留作業空間。
一位立法院國防委員會的委員透露,海軍總部計畫署專案小組正馬不停蹄尋求解決方案,好儘早讓進度拖延的採購計畫再上軌道,但該委員提醒軍方,「不容美方片面訂定遊戲規則,也不能曲意迎合美方作法。」此外,他肯定軍方原先抱持的立場既適法又顧及國家利益,但若軍方放棄原有立場,順從美方無理要求,未來在國防委員會將會遇到很多「敵人」。
立委林郁方說,南韓向德國購買潛艦是首艘在德建造,其餘全由國造,可是我們連潛艦的影子都沒看到,就已經付給美國八百萬美元「規畫費」,從未向立法院報告。如今美國要鉅額作業規畫費,國防部應保證在潛艦計畫成形前,不再付錢給美方。
國防部長湯曜明日前對海軍下達「價款須合理」、「符合國際市場行情」、「全案必須完成建案程序,獲立法院同意才能執行」的購艦指導。在該指導下,海軍稟持的原則仍是,全案循軍售管道,採用現有成熟科技建立構型,除必要的整合外,不做任何系統裝備研發,以低風險、符合成本效益的原則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