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盧德允/台北報導】
據悉,中美柴電潛艦採購案「先期作業經費」嚴重歧見問題,美方原本祭出要求我方五月中旬答覆的最後通牒,但因SARS疫情,美方代表團取消五月中旬來台計畫,雙方再次避免「攤牌」窘境,互留斡旋空間。
廣 告
| |
由於國防部權責範圍內可以動用的最大經費額度為十億元新台幣,與美方要求的三千四百萬美元(約一百廿億元新台幣)相差達十二倍,雙方就潛艦購案尚未決定是那一種潛艦設計前所需用的先期費用,認知差距太大,事態發展似乎毫無交集,為採購計畫的未來畫下問號。
「台海軍情研析中心」執行長梅復興指出,美方海上系統司令部國際計畫辦公室(NAVSEA/IPO)四月分就應來台磋商這個先期作業費問題,但了解雙方歧見過深,取消行程,先是延至五月中旬,目前確知再度展期,理由是台北SARS疫情嚴峻。雙方會面時間將再安排,美方表示,跡象顯示台北方面已在努力尋求解決方案。
梅復興表示,美方要求如此高的額度,有其執行實際面的考量,譬如設計、規畫、備料和籌設新的柴電潛艦生產線;但我方認為尚未決定承包商、潛艦型號、簽約,沒有辦法和理由支付行政作業以外的費用,也無法說服行政院和立法院同意撥款。他強調,這不是「保證金」,因為就算我們付了錢,也拿不到法律上保證,這種政治風險,正是國軍最在意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