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週刊1264期揭露:  湯姆笙化身泰勒斯,再賺台灣165億(附件如下)。 此證明陳水扁總統是繼承李登輝的貪污路線,與泰勒斯繼續在台灣軍購中A錢。  
       
  1. 時報週刊1264期  湯姆笙化身泰勒斯,再賺台灣165億(一)。   
    2002年5月上旬才解凍的「博勝專案」與「安捷專案」中,隱藏著沒有曝光的一百六十五億元「建國專案」;經調查後發現這項專案的採購對象,竟然就是在台灣聲名狼藉的湯姆笙公司。  
       
  2. 時報週刊1264期  湯姆笙化身泰勒斯,再賺台灣165億(二)。  
    1994年陳水扁立委在國防委員會上,曾點名總政戰部執行官施佐京,以謊言掩飾汪傳浦與法商湯姆笙公司之間的關係。 現在阿扁已貴為三軍統帥,按理說,軍方應知有所節制,豈料卻依然被湯姆笙公司牽著鼻子走。  請問國人,不是阿扁授意,軍方敢嗎 ?  
       
  3. 時報週刊1264期  汪傳瑜宅人去樓空 管理費依然每月付  
       
       

 

回時周總覽 回時周總覽
《第1264期精選》
惹火牙醫辣妹 無照看診
兩名福建妞在新店分局的日子
湯姆笙改名 再賺台灣156億
0204進軍大陸 等你哦∼
小偷不買李登輝的帳?
 
《推薦閱讀》

新聞專輯總覽

訂閱IOD電子報
湯姆笙化身泰勒斯 再賺台灣165億
報導/溫紳 攝影/李安邦
 拉法葉艦的各種零附件,仍與湯姆笙公司打交道。
  ★五月上旬才解凍的「博勝專案」與「安捷專案」中,隱藏著沒有曝光的「建國專案」;經調查後發現這項專案的採購對象,竟然就是在台灣聲名狼藉的湯姆笙公司。

 在立法院開始審查國防年度預算之際,許多列為「極機密」等級的採購案,大都是以代號方式送往國會審核,例如「安捷專案」、「建國專案」等。其中,陸軍系統呈報的「辦理無線電機籌購,提升整體通譯作業能力」為主旨的「建國專案」,據了解,軍購對象就是已經改名為「泰勒斯」(Thales)的湯姆笙公司!

 五月上旬才以有條件方式解凍的「博勝專案」與「安捷專案」,是國防部在上屆立院審查時,遭到立委凍結的軍購專案。其中,陸軍採購IMSE戰術區域通訊系統,經費達廿六億元的「安捷專案」,及總經費達廿八億,屬國防部與各軍種三軍聯合作戰指揮鏈路建案的「博勝專案」,在林勤經中將與李振鳴少將的積極斡旋下,終於經過立法院國防委員會以「不得再以特別預算辦理追加,僅能以年度預算支應」、「由國防部出面協調廠商降價」、「經濟部工業合作小組與國科會主導後續技術轉移」等多項附帶決議下,予以有條件過關。

 但是,據熟悉這一系列「通訊平台建置」的內情者透露,軍方提出的這些專案中,其實還包括沒有曝光的「建國專案」,此專案經費高達一百六十五億元。這項機密文件上僅注明「辦理無線電機籌構,提升整體通訊作業能力」的軍購專案,總計涵括九十至九十四年度,若平均攤配到每年預算,亦達卅餘億之鉅,較諸「安捷」的廿八億、「博勝」的廿六億為多。只是「建國專案」始終罩著神秘面紗,使得外界難以一窺究竟,經調查後發現「建國專案」的採購對象竟然為法商而非美商。

 金額高達一百六十五億元的「建國專案」,據尚未獲得確切證明的情報透露,這家「提升整體通訊作業能力」的法商名為泰勒斯,就是去年才因軍售拉法葉艦案而在台灣聲名狼藉的湯姆笙公司,在改組以後的新名字!

 湯姆笙原是由法國官方直營的軍火公司,在巴黎當局推行民營化政策後,於一九七七年改變經營型態。表面上,湯姆笙的董事會是由政府指派六位部會代表,以及六位官方聘的專家,再加上六位員工代表所組成;實質上,一切依舊為政府監管,尤其是武器軍售及售後服務,仍須官方批准,並非是可以獨立自主營運的企業體。泰勒斯公司去年營業總額高達八百億歐元(近八百億美元),成績相當亮麗,顯見這家因為拉法葉艦佣金醜聞影響而被迫改名換招牌的公司,仍然叱吒?國際軍火市場。而且,儘管被監察院調查報告指控為「混蛋」的這家公司,依舊在台灣陸、海、空三軍的軍購上吃香喝辣、橫行霸道。


Copyright1995-2002 China Times Inc. 勿任意轉載違者必究

 

回時周總覽 回時周總覽
《第1264期精選》
惹火牙醫辣妹 無照看診
兩名福建妞在新店分局的日子
湯姆笙改名 再賺台灣156億
0204進軍大陸 等你哦∼
小偷不買李登輝的帳?
 
《推薦閱讀》

新聞專輯總覽

訂閱IOD電子報
湯姆笙化身泰勒斯 再賺台灣165億(二)
報導/溫紳 攝影/李安邦
 陳水扁在國防委員會上,曾點名總政戰部執行官施佐京,以謊言掩飾汪傳浦與法商湯姆笙公司之間的關係。
  或許是因為遭到監察院於去年九月間,責成軍方依據軍購「排佣條款」,對法商務仲裁索賠五億九千萬美元的影響,所以,軍方對於「建國專案」始終保持低調立場,不希望外界知道,此一專案竟然是由對台軍售前科累累的湯姆笙化名後繼續承攬。

 湯姆笙公司之所以被迫改名為泰勒斯,姑不論它與亞歐非各國有無過節,單以台灣而言,銷售獵雷艦聲納系統時行賄郭力恆上校、拉法葉艦引發的五億美元佣金疑雲,及湯姆笙公司代表汪傳浦被我國司法單位援引「妨害軍機治罪條例」、「殺人嫌疑」、「貪瀆」而名列十大海外通緝要犯之列,這家法商軍火公司的紀錄實在有夠輝煌。

 然而,軍方何以還執意與這家理應保持距離的廠商往來?難道全世界的各種品牌都比不過湯姆笙?還是我方向法國依據「排佣條款」索賠的五億九千萬美元(折合與專案中的一百六十五億元相去不遠),巴黎當局計畫以「建國專案」的交易來抵帳報銷?所以,致使我國有關單位對於這筆專案的編列,始終保持高度隱密?

 除了陸軍通訊系統的「建國專案」,仍向湯姆生公司化身的泰勒斯採購案外,海軍獵雷艦的聲納系統、拉法葉艦的各種零附件採購,也都是與湯姆笙公司打交流道,甚且是和該公司委託的齊泰公司汪傳浦來往。

 日前,亡命英倫的湯姆笙公司代表汪傳浦,已被瑞士、盧森堡、列支敦斯登侯國等地檢方凍結十億瑞士法郎(折合新台幣二百億)。但透過太太汪葉秀貞名義經營的「齊泰公司」、「開泰公司」仍在台北松江路上,絲毫不受影響,繼續營運如昔;正如同湯姆笙公司即使違約付佣,甚至被自己公司職員揭發,將售台拉法葉艦情資洩露給北京當局,如今改了名字便可以繼續與我國軍方大打交道,誠不知朝野對此匪夷所思情形作何感想?

 事實上,早在「尹案」發生隔年的一九九四年,當時身為立委的陳水扁,在國防委員會上,便已大力批判湯姆笙:「二代艦的『紅外線追蹤搜索系統』(IRST)的招標弊案時,施佐京(總政戰部執行官)公然替該案撇清,並以謊言掩飾汪傳浦與法商湯姆笙公司之間的關係……,同時也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為什麼軍方不肯多用點心做些徵信調查?以更保障我們所購軍品的質量?」

 現在阿扁已貴為三軍統帥,按理說,軍方應知有所節制,豈料卻依然被湯姆笙公司牽著鼻子走。或許基於維持軍隊檢修名義或是為了既得利益,現有的弊端都容易被推諉成結構問題而難以改變,因為這是最容易的解釋。

 「建國專案」若果真是如上所述換湯不換藥,則事態嚴重矣!


Copyright1995-2002 China Times Inc. 勿任意轉載違者必究

 

回時周總覽 回時周總覽
《第1264期精選》
惹火牙醫辣妹 無照看診
兩名福建妞在新店分局的日子
湯姆笙改名 再賺台灣156億
0204進軍大陸 等你哦∼
小偷不買李登輝的帳?
 
《推薦閱讀》

新聞專輯總覽

訂閱IOD電子報
泰勒斯公司澄清:湯姆笙與泰勒斯一點關係也沒有
報導/樓蘭 攝影/連慧玲
 陸軍系統呈報辦理無線電機籌購的「建國專案」,軍購對象就是已經改名為泰勒斯的湯姆笙公司!
  湯姆笙公司的確已經改名為泰勒斯,而且仍繼續和軍方維持生意上的往來。

 位於北市敦化南路二段敦南摩天大廈的泰勒斯台灣公司發言人表示,泰勒斯並非因在台灣的軍購弊案扯上關係才改名,而是因為在千禧年合併一家英國大公司的緣故。由於在合併案通過後,原來湯姆笙董事會的股分被稀釋,大約只占三分之一;加上湯姆笙還有一家電公司,為免兩家公司混淆,所以在二○○一年元月改名為泰勒斯。

 改名後的泰勒斯仍為歐洲第一大電子公司,同時也是法國上市公司;公司的主力為電子,客戶分為軍方與民間。依照去年營業額八百億歐元的營業額來分析,如此大宗高額的營業額,大約只有和國家級的軍售有關,才能創造出如此亮眼的成績。由此可見,泰勒斯公司在軍售方面的成績仍然相當可壯觀。

 泰勒斯台灣公司表示,台灣的分公司在法國總公司改名後,原本屬於湯姆笙公司的人馬,也經過改組;大部分留下來的台灣工作人員,仍是原湯姆笙公司的人,而法籍總經理則往返台法兩地處理商務。

 面對外界質疑,泰勒斯公司乃原湯姆笙公司換湯不換藥化名繼續經營,而且仍和軍方做生意?泰勒斯台灣公司表示,是全世界的湯姆笙公司都改名,並非針對台灣的軍購弊案,而且以前的湯姆笙公司和現在重新改組更名的泰勒斯公司沒有關係。

 發言人強調,泰勒斯台灣公司的業務,類似辦事處性質,只負責接待與安排法國代表和軍方簡報的行政服務,並沒有牽扯到任何金錢、銷售、合約、買賣等事宜,也沒有涉任何違法的事,否則也不能繼續在原址經營下去。

汪傳瑜宅人去樓空 管理費依然每月付

 汪傳浦的哥哥汪傳瑜,被有關單位懷疑他在軍購案中,扮演白手套角色。汪傳瑜原來在台北市仁愛路四段的百吉大廈住處早已人去樓空,從軍購弊案爆發以來,汪家人就鮮少回到這棟大廈。不過,最近汪傳瑜的太太汪王美珍曾經回來過幾天。

 汪家在百吉大廈的這戶房子,門外並沒有任何公司或住宅的門牌,房產也不是登記在汪傳瑜和妻子的名下,而是在女兒名下。

 汪家這戶房子有七十六坪,是在六、七年前買的二手屋,市價大約四千萬左右,還有一個停車位。

 人不在,水電瓦斯的基本費和大廈的管理費也必須付,大廈管理費為每坪八十元,加上停車位月付一千元管理費,每月總共得付一萬三千元。這筆錢都在汪王美珍的戶頭裡直接扣,人雖然不在,帳戶卻從來不曾短少過。 汪王美珍一度想要賣掉這間房子,由於對方開的價錢太低,所以於沒有成交。以前她的一兒一女還回來住過,但現在都很少有人回來;不過,大廈裡汪家的停車格,租給別人每月還有八千元。


Copyright1995-2002 China Times Inc. 勿任意轉載違者必究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