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系記者楊年熙/巴黎八日電
每周四出刊的巴黎「重點」周刊八日指出,處理拉法葉艦弊案的法官范倫貝克,自五月三日起連續接到三封匿名告發函後,呈膠著狀態的案情可望明朗化。文中甚至明指汪傳浦「長久以來就是美國中情局的特派員」。
在標題為「讓全體政界顫抖的國家級事件」的文章中指出,法官前後收到三封密告信件,其中的第二件是唯讀光碟CD-ROM,從里昂寄出,上面有一萬六千一百二十一個銀行帳號。第三封信寄自巴黎,在帳號單上再加註姓名,使揭發層面突然擴大。
法官所收到的帳號來自盧森堡的「清泉」銀行,該銀行現在屬於德國證券銀行和瑞士的拜爾銀行。日內瓦法官貝侯丹在瑞士的銀行進行搜查,帶走大批檔案資料,希望從中查出拉法葉案中失蹤的巨額款項。法國法官和盧森堡之間的對話起初非常困難,現在有了好轉。
密告者「烏鴉」向法官指出,在中間像變戲法般地透過「清泉」從事洗錢的有法國人、俄國人和哥倫比亞人,但沒有透露真實身分,但是對拉法葉佣金案的涉案者多有說明,使得范倫貝克法官可以不必事前申請打開檔案,就可以直接展開調查。
「烏鴉」在密告信說,對台軍售的中間人汪傳浦是這套系統導引者,甚至指出他「長久以來就是美國中情局的特派員」。
重點周刊指出,從密告名單看來,拉法葉案只是冰山一角。其中有一個令人迷惑的細節,這些匿名信寄達法官手中時,汪傳浦的四十六個瑞士銀行帳戶正在進行分析,隨後將轉到法國法官處,文章懷疑「烏鴉」的密告是否在聲東擊西,有意分散法官的注意。
重點周刊在這篇分析之外另闢專欄說明,如果湯姆笙公司(今天改組易名泰勒斯公司THALES)和法國造船局被判賠償台灣在拉法葉軍售案中違規給出佣金,法國在簽約之初保證此一軍售中沒有佣金的存在。問題是,現在幾乎證明,九○年代以來一百五十億法朗的軍購,其中三分之一都是散發出去的非法佣金,而法國軍火工業界和政界的一套「必須打點」的說詞,台灣是不接受的,因為台灣預做了防範,在合約上註明不能有佣金。因此法國政府必需賠償四億九千萬歐元(約合六億美元)。法國財經部已決定這筆錢將從國防經費中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