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首頁 | 聯合新聞網 | 中央社 | 時報資訊 | TVBS | 中廣新聞網 | 公視 | 民視 | 台視 | 蘋果日報
聯合新聞網 92/08/25 星期一, 3:37 AM
焦點新聞 ( 下7則新聞 )
政治新聞
體育
棒球
籃球
生活萬象
科技
台灣財經
台灣股票
台灣基金債券
台灣理財
兩岸要聞
兩岸財經
AD Box

新聞觀察》嚇阻力佳 軍方購艦費心思

  本報記者盧德允 執政黨國防立委湯火聖日前公開質疑執政團隊極力推動的五千二百億「特別預算」,認為不應花這麼多錢來消化愛國者三型飛彈、長程預警雷達、柴電潛艦、反潛機等重要軍購案。執政黨立委反對執政黨既定政策,令人訝異,但他所持論點之一:應加強採購攻勢性武器而非純防禦武器,卻多少有些道理,也是軍方內部時常討論的議題。

  在美國壓力下,政府具體承諾,將編列「特別預算」買美國武器,一次通過,以後就沒有半途生變的可能。審視這些武器裝備,除去八艘潛艦,有能力威脅大陸沿海重要軍事基地和中共通商貿易線,具備一定的戰略嚇阻意涵以外,其他如愛國者三型飛彈、長程預警雷達、定翼反潛機等,都是被動的防禦性裝備,投資效益遭到挑戰。

  軍方內部到今天仍爭議不斷:在台灣設置長程預警雷達,其實美國人比我們還需要;愛國者三型飛彈攔截率再好還是有限,燒了鈔票不見得換到不挨中共飛彈;定翼反潛機飛得又久又遠,涵蓋海域好像超出台灣需要。總的來說,軍方不少聲音認為這是「幫美國站衛兵,還要自己出錢買槍」;台灣根本成了美國附庸,沒有自主空間。

  相較之下,潛艦一案在軍方和朝野民意間,擁有相當高的共識。原因無他,潛艦可以讓我們「防衛固守」,除了坐在家中等著挨打以外,也能跑出門去換老共擔心害怕,達到真正的「有效嚇阻」。

  潛艦一旦出海下潛,要再找到它有如大海撈針,特別是以中共現有能力而言,光是我們現役兩艘潛艦,就讓他們深為忌憚,他日八艘潛艦成軍,中共將窮於應付。因此,儘管有些美方人士從中作梗,但我國防部仍視採購潛艦為勢在必得,定要排除滯礙。最近中美雙方商定若干突破困局方案,已為此案續行鋪好道路。


上則新聞:潛艦預算 以「每噸成本」為基礎
下則新聞:戰術輪車改內購 陸軍煩死了
新聞查詢:



問題或建議
新聞內容版權(C) 2003 聯合新聞網. 版權所有.
本網站所刊登之新聞標題及內容,皆由合作媒體提供,不代表新浪網本身立場